外汇交易报价的产生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19-05-21 10:36:46 责编:767股票 人气:

    银行的报价依据是由自己的外汇负债(存款)和外汇资产的风险控制标准来决定的。为了防止挤兑或者其他风险,银行的外币储备必须有多样性,这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风险,所以一般的银行针对其持有的每一种外币都会有一个风险控制额度。当某种货币的持有量高出或者少于风险控制允许范围的时候,银行就必须对外平盘,使该货币的持有量处于可控风险的额度内。而与此同时,银行会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以及自己所希望的市场价格和自己所需要的数量,来制定自己对于该货币的报价,这个报价可能会和其他银行的报价相近,也可能会和其他银行的价格相差很远。

    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对于银行非常有利的时候,银行会考虑以这个价格来交易这种货币,但是由于存在数量、期限等诸多问题,所以大多时候,投资者在路透社看见的报价都是协议价或者意向价,是否能够按照这个价格成交还是未知数。

    银行向投资者的报价,往往是银行可以接受的、又容易立刻对外平盘的价格,并且在数量上远小于自己在这种货币上的风险控制额度。一旦出现投资者交易量过大的时候,银行又会告诉投资者另外一个价格。

    外汇的交易是询价交易,也叫协议交易。银行对外的报价是独立的,投资者所看到的报价,大多是综合多个银行的报价集中体现出来的,对于交易的独立个体,银行可以单独向这个个体报价,也可以针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报价。如果投资者使用路透社报价终端的话,就可以看见每一个报价后面都有一个银行简称,这表明,这家银行在上一时刻向市场报出(问询)了一个货币的价格,如果有人回应,这个人会直接与该银行联系,而不是和路透社联系。

    和银行进行了交易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投资者就可以看见和投资者交易的银行在路透社的终端上报出了一个和投资者交易价格一样(或者是相差1~2个点的)的价格,这说明该银行可能是由于和投资者进行了交易,要对外平盘,当然也可能是某个其他银行向该银行平盘时,该银行头寸不够,需要再做一笔和投资者刚才的交易价一样(或差不多)的交易,以补足头寸。由于大宗交易的交割期经常会是48小时,所以在有很多时候,我们还能在路透社终端的通信系统中看见银行和银行之间的询价信息,有时候它们询价时会说“这个价能帮我们留一天(或几个小时、一段时间)吗?”询价对手则往往会回答“只能留12个小时,过后请重新询价”。

    目前的报价基本上有这样几种:

    询价:发出询价价格,等待其他银行回应,或者向某一个特定的目标(其他银行、经纪商、投资者)发出询价价格,等待其回应。这个价格会体现在路透社或者彭勃的终端上,同时也会体现在他们的通信系统中。这个价格是个单向的价格,这种报价方式往往发生在交易员规定的授权额度或者某种货币风险控制额度不足的时候。

    报价:报出自己目前的买卖价,等待他人的回应。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某些保证金交易平台、银行网站上看到的报价是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的。但由于报价人并不知道投资者是买还是卖,所以只有到报出该价格的交易员的授权额度满了或者该货币的风险额度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后,该交易员的报价才会改变。

    撮合价:一般发生在经纪商的对外报价中,经纪商会将价格最相近(但不一样)、时间最相近(可能是同一时间)的两个报价放在一起进行撮合,然后对外报价,等待交易双方的回应。由于这里有个数量的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经纪商会提出自己所希望的数量要求,如果经纪商非常想促成交易双方的交易,那么他会用自己的资金补足数量上的差异。这个价格也会体现在路透社或者彭勃的终端上。

    外汇市场的每一笔交易都是暗箱操作的,投资者并不知道交易实际的、可以接受的价格是多少,投资者也不知道交易实际的、可以接受的交易量是多少,所以无法通过一个合理的机制来统计交易量。同时,绝大多数交易员或者报价员在交易时有交易额度的授权限制,一旦他在这个时间段的交易额度不够了,就要在内部沟通商榷,以重新确定成交价格和数量。

    可见,每个银行的汇率都不会总是一样的,其点差及利润由银行自己控制,除了市场这只优胜劣汰的无形之手外,没有任何监管机构可以控制。如果说商品的定价由物价局监管,股市的印花税由财政部监管,那么对于银行的外汇交易点差或者说汇率,则没有任何机构来监管,银监会也无法控制一家银行因为“抑制风险需要”而制定的汇率及点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