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重磅利好出台!这2000万人 等不及了!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20-08-19 08:45:11 责编:767股票 人气:
[叶檀股市分析]重磅利好出台!这2000万人等不及了!
便利店是钢筋水泥城市里一包包甜味剂。
当你饥饿、劳顿、孤独时,它们在街角亮着灯,等候你,抚慰你。
根据中国财经网消息,8月11日,商务部官网发布公告,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0〕281号),拟在全国开展三年行动。
便利店这道甜味剂,将加速星罗棋布全国各地。
便利店卡死北京城市建设脖颈!?
便利店在中国城市建设进程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
《通知》旨在提高城市基础服务水平、加快城镇化、促进消费、便民利民。关乎人民生活品质和经济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
早在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在《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里,提出了“将智能化、品牌化连锁便利店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意味着中国便利店建设发展留白太大。国家要从战略层面推一把。
一直以来,首都北京作为资源和人口鲸吞之地,却唯独在“发展便利店”上严重缺席
根据网易数独整理,北京市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末北京连锁便利店仅有2613间,绝对数量是上海的1/3,深圳、广州的1/2(要知道,北京常住人口数量约是广州的1.44倍)。在一线里垫底,和郑州、太原是一个量级。
而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北京便利店密度是上海的1/3,东莞的1/7!
北京成了便利店荒漠。可怜兮兮。
就在三个月前,全时便利店发布停业公告,宣布北京区域门店将于5月20日停止营业(随后又称只是“进行调整”而已),引起轰动。连锁便利店对于入驻北京愈发心里没底。
邪了门了,偌大个首都,怎么连锁便利店死活发展不起来?
熟为人知的主要原因是“三个半”原理:即“半年生意”——冬季太冷无人外出;“半天生意”——夜生活匮乏;“半条路生意”——道路太宽。这“三个半”原理不新鲜,是北方城市的通病(所以榜单前列几乎没有北方城市)。
北方的冬季,能在街上徒步走30分钟就算勇士。本人在北京居住时,711看起来在马路对面,但要走过街天桥绕个“C”型,懒得去。
这样看来,北京便利店发展,就很难破局,成了死穴!——因为气候是老天爷给的,改不了。气候进一步导致了北方城市在规划里,路网密度总体平均值(5.07km/km2)比南方城市(6.62km/km2)要更低。
连锁便利店,注定要卡死北京城市基础建设的脖颈了吗?
“三个半”挡路北京如何破局?
强调客观条件“三个半”,其实没必要。
根据叶檀楼市扫荡资料,“三个半”这种解释,其实并没有数据支撑和事实论证。只是人云亦云的一种“体感”。把北京这个短板归咎于外部条件,也算给首都点台阶和面子。
只强调外部条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虽然北京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确对连锁便利店不太友好,但在城市发展得如此智慧化的今天,就凭这几点就判定京城连锁便利店死刑,相信也不是各位想听的。
全球冬季漫长、气候偏冷的地区多了去,又不是只有北京一个,难道连锁便利店只要开到这些地方,结果就是一个“死”?!
基于这个质疑,我们找了一个同为首都、同样消费习惯只有半天,同样生意只能做半年的国际都市——英国伦敦,来寻找北京连锁便利店破局的路径。从外部条件看,伦敦和北京还真相似。
剑平曾在伦敦留学居住,伦敦消费习惯只有半天,这是千真万确、让人记忆犹新的。
为什么呢?因为英国人的工作时间非常固定,到了傍晚,还在运营的公共场所,基本只剩下影院、酒吧还有餐馆,完全不像国内,夜经济一片熙熙攘攘,热闹异常。
北京是到了晚上缺乏消费动力,伦敦则是缺乏东西给你去消费。
而生意只能做半年这个缺点,伦敦也是匹配的。因为英国是会受到极昼极夜影响的国家,到了冬季,下午3点开始天黑,早上9、10点钟才天亮,可以说大半天都贡献给了黑夜,气温也许没有北京那么低,但是大半天都黑不溜秋,一样会让人失去外出购物的欲望。
最后一点,虽然伦敦街道未必像北京宽得夸张,但英国人有一个超级大的特点——懒!在学生公寓里,学生都宁愿放弃景观住一楼,就是因为一楼最方便。
这就导致伦敦的居民,和北京市民一样,懒得走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去马路对面的便利店买东西。
如此看来,伦敦连锁便利店勉勉强强也被“三个半”困住了手脚。
那伦敦的连锁便利店是不是也发展得可怜兮兮呢?
大错特错!伦敦连锁便利店密度高得很!数据来源:英国便利店发展现状
上图是2019年9月英国便利店协会发布的便利店年度报告中的内容,据统计,伦敦共有便利店5780家,密度为1541人/家店(在伦敦,即使是较低端的便利店,也都隶属于连锁品牌,因此“便利店”数量约等于“连锁便利店”数量)!
什么概念?
对比2018年末北京的连锁便利店与密度——比伦敦大了快10倍的北京,便利店数量却只有对方不到一半,密度更是不到人家的五分之一,简直是被按在地上碾压!
伦敦连锁便利店,是如何冲破“三个半”困局的?
2014年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文,讨论过一种现象,那就是2014年之前的几年中,欧美国家的小型便利店的数量有所回升,大型连锁超市也更倾向于投资小型商店。
《经济学人》给出的解释分为两点,一是这是经济危机的后遗症,这个很好理解,毕竟2008年开始到2014年前,欧美地区的次贷危机、债务危机没断过,导致消费者更愿意去小型商店或者是网店消费,而不是去大型超市“批发”。
第二点则是一种新的消费习惯的形成,他们意识到,单身人口、老年人还有职场人士,都喜欢到街边的便利店进行快速采购,而且40岁以下驾车人群的减少,也刺激了这一点(英美两地的大型超市一般远离居民区,没有代步工具比较困难)。
从以上两点解释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重点:经济危机导致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结构的改变,都在刺激着连锁便利店的增长。伦敦的便利店数量庞大(英国便利店的营业额以往本身就在整体零售总额中有着不小占比),和这些因素都密不可分。回看北京,看人口结构,北京单身人口比例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突出,便利店消费活力比不上伦敦,便说得通了。
看城市结构,根据知乎网友的相关分析,北京便利店出现了一个“东北富、西南贫”的现象,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北京的西南部分人口分布稀疏。人口密度低,自然会拉低便利店落子积极性。
以上人口结构、城市建设结构等内部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是造成北京连锁便利店疲软囧境的真实原因。
从2014年开始,北京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刺激连锁便利店发展。疯狂倾斜政策,全方位简化经营许可、放开经营限制、调整城市规划(这一点极其重要,详情可见2017年12月出台的《进一步优化连锁便利店发展环境的工作方案》)、给资金!
效果立竿见影。单看增速,在2016-2018年,北京连锁便利店数量的增速是一线城市中最快的。只是基数相差较大,需要周期追赶。图片来源:网易数读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0年8月,国家再提便利店的发展,火急火燎的鞭策下,鞭策对象不仅仅是北京,而是全国。
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前文提到的,2014年前英美便利店数量突增的市场背景,这应该是国家对付因为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的对策之一,也是在给经济打一针提振药剂。

以上是767股票知识网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叶檀:重磅利好出台!这2000万人 等不及了!”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请关注767股票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