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工资分配应向一线职工、高科技人才倾斜

来源:767股票知识网 时间:2019-09-27 09:13:22 责编:767股票 人气:
决策主力记者:李可愚 决策主力编辑:陈 星
从49.7元到28228元,70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人民的收入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居民收入实实在在增长、职工工资稳步上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老百姓(603883)的“钱袋子”是怎样一步一步“鼓起来”的?近日,《767股票知识网》 以下简称NBD 记者就这些话题,对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进行了专访。
薪酬分配制度发生多次变革
NBD:7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和工资薪酬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海南:薪酬分配以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及其演变为依托,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和改进完善。
1949~1957年,此期间一方面废除了搬运、煤矿、建筑等行业的封建把头剥削制度,同时调整了单位留用人员和工人中突出不合理的工资分配关系;另一方面抓紧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进行了两次全国性工资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全国各地先后采用“统一工资分”制度,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实物折算成工资分计发货币工资的工资制度。第二次是1956年,取消工资分制度,实行货币工资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薪酬分配制度更是发生了多次重要变革。1978~1992年,我们首先恢复并改进了计件工资和奖励工资制,于1979~1983年四次调整了职工工资。随着国营企业普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理论界提出两次按劳分配理论,于1985年在全国开始推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打破原来统一的企业等级工资制。
同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工资改革,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与此同时,引入再分配调节手段,开征了工资调节税、奖金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等。
1993~2002年,中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到了2003~2012年,中央提出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要求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结合起来。
工薪劳动者薪酬大幅提高
NBD:70年来,我们在薪酬分配制度的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海南:概括而言,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逐步明确了薪酬分配管理和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以及一系列法规政策,为薪酬分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二是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分配制度体系和宏观管理体制框架,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格局大体形成。
三是工薪劳动者的薪酬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四是薪酬分配关系逐渐朝合理方向调整,分配秩序逐步有序化。
五是把薪酬和收入分配改革与经济社会体制其他方面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全面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较好地提升了改革的效果。
薪酬分配等改革协同推进
NBD:党的十八大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这些年来,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领域推动了哪些重大改革?
海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国家陆续出台了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工资分配向一线职工、高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大力治理农民工欠薪;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等制度,实施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
同时,进一步完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和优化工资结构,建立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工资水平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在公务员中推行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绩效工资等。当前,薪酬分配改革与实施精准扶贫以及居民收入分配其他方面全面改革正继续协同推进。
767股票知识网